提起”人工天河“,大家自然就会想起 红旗渠。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,是国级AAAAA旅游景区 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(今林州市)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,被称之为"人工天河",世界第八奇迹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红旗渠的建成,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,解决了56.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,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,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.3公斤。被林州人民称为"生命渠"、"幸福渠"。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"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、自强不息、开拓创新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"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。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,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、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五莲县石场乡也有“人工天河”,它就是石木子水库南北干渠。1973年我读高中时,语文老师曾带领我们用了整整一个上午参观了北干渠局部,回校后我还用小标题形式写了长篇通讯《参观北干渠》。对于南干渠,老师也带着我们去看几吨重的渡槽如何用绞磨从地面升到空中,再费力安装到几十米高的桥墩上的。我们还亲自到离校数华里的山上砸石子,支援水渠建设。回想那时情景仍历历在目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,勤劳智慧的石场人民举全乡之力,在崇山峻岭间修建了数十公里长的石木子水库南北干渠,解决了数万亩土地浇灌用水问题。一个不到3万人口的山乡(当时是石场公社),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修建了如此规模的工程令人赞叹不已!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怀着对建设者的无限敬意,2018年寒冬我用两天时间披荆斩棘,跋山涉水游览了全部干渠,让我百感交集。这么伟大的工程是无数建设者勤劳智慧的象征,是用血汗凝结成的。

石木子水库是1959年冬天开始动工修建的,1961年全部建成,此时正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,当时不分男女,依靠肩挑人抬,饿着肚子筑起了这座数十米高的大坝。以后由于种种原因,未能建设像样的水渠。可以说,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,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水利建设热潮。石木子水库两干渠的建设也进入了高潮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干渠从石木子水库开始,穿梭于山岭间,到现在的黑虎山射击场驻地北部,一分为二,一条经几十米高,长近200米的渡槽跨河向西北山岭挺进,经岳疃西山向北,石场南山向西,经后坪头东山到达前坪头东部、南部山岭,过地下涵洞,跨越数百米长的天堑到达大王庄村后山岭,全长20多华里。沿路沟壑很多,山岭陡峭,有些地段必须经过花岗岩区域,修建时采用地下挖掘,建桥渠与沿山砌墙几种方式施工,工程量可想而知。特别是修建在前坪头村南山上的那段,山势陡峭,运料施工极其艰难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更让人惊叹的是在大王庄村后修建的地下管渠,从东山到西岭总长度约500米,要经过一条主要河流,利用虹吸原理,在地下用钢筋水泥沙石修建坚固的暗渠,利用东高西低落差,将水引到对岸去,浇灌大王庄村后土地。我们砸的石子就是利用从后坪头村东山挖渠清出的花岗岩碎石砸碎,走2里多路挑到这里建地下管渠的。我站在河床用混凝土浇筑的管道上,想想天不亮就起床,步行七八里到达目的地,天还不亮,同学们摸黑砸石子的情形。自己和几个同学手都砸破了也不在乎,简单包扎后继续干,渴了喝点泉水,饿了啃点自带的煎饼,夜幕降临才披星戴月带着疲劳返回学校,内心感触良多,激动不已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另一条从黑虎山狩猎场基地向东北山岭蜿蜒盘旋,经岳疃村南、村东,到达黄山口村南,又跨越十几米高,上百米长的渡槽向北行进,后又左转直奔西而去。先后经过地下涵洞,坚硬岩石山梁,到达岳疃北岭,李旺疃村东南。后又向东北、北部、西部延伸,经数座桥梁,涵洞,以及沿山围堵的沟渠围着李旺疃村的山岭画了个大半圆。再往西到达石场村北岭,旺岭村南,经人工开凿的山洞到达中万家沟村东北,沿山岭北进,到达上万家沟村南山岭,经一座几十米高的大桥上的水渠向西到达分水岭村南,然后一路越过数条沟壑,先后到达中万家沟西北、西部,下万家沟西岭,最后到达梁家崖前东南山岭。全长30多华里,这就是石木子北干渠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综观北干渠,有几大工程建设难度大。其一,黄山口村南渡槽(早已拆除,只留下渡槽南端),它凌空架于袁公河上,1972年底就已建成。当时没有吊车,每节渡槽重数千斤,建设者先砌好桥墩,在地下压制好渡槽,然后依照滑轮及螺旋原理靠人工推动绞磨一节节艰难地升上去,安装好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其二,打山洞。此山洞在旺岭村南,经过坚硬的花岗岩区域,长一百多米。民工用钢钎,和十几斤大铁锤打炮眼,用炸药炸,然后用铁锹撬,用錾子,锤头破石,运出,有时手破了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干。我们村当年就负责打这个山洞。上高中时,父亲在那修水渠,我曾去看过。钢钎撬弯了,錾子磨秃了,父亲用炉火烧红再用铁锤修理好。而今来到山洞前,我仿佛看到了乡亲们光着膀子,挥汗如雨抡锤的情形。来到当年父亲他们曾搭过窝棚的光挞挞的石面上,心中升腾起无限的敬意。那些满身石粉,到处伤痕的乡亲们的身影历历在目,我眼睛湿润了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其三,万家沟水渠大桥。地处山岭半腰,跨度长,桥面高。为多孔桥梁设计,桥上水渠两边墙高一米半,水渠宽约两米。这么一座一百多米的桥梁用石量很大,且外围每块石头必须高度和长度相等,修建难度可想而知。我站在桥头,行走在桥上平坦的水泥渠底,内心充满着激动,充满着感激,充满着敬意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其四,在坚硬的岩石上修建水渠。北干渠有几华里路段要经过坚硬的花岗岩石壁,开凿起来极不容易。那时没有钻机,完全用人工靠钢钎,铁锹,大锤,錾子一点点凿出来的。行走在水渠边,看着一处处从岩石上开凿的,宽度和深度数米的水渠,耳畔仿佛响起了“叮叮当当”的打击声和“嗨!嗨!”的发力声。无限敬意油然而生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除此以外,石木子北干渠还凝结着建设者无限的智慧和力量。为解决因修建水渠阻碍渠上渠下走路问题,沿途修建了几十处小桥,主要路段建拱桥,次要路段用石条并排而成。有些地方要经过平整的土地,为了不破坏耕地,采用修建地下暗渠的方法。就是先将土地深挖出大沟,然后在两边砌墙,上面用石头水泥扣起,再在上面填上厚厚的土壤平整,下边是水渠,上边是庄稼地,两不误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为解决水渠经过比较小的山沟时与河水的交叉冲突问题。建设者采用下面建水渠,上面修河道,让河水从水渠上往下流,或在渠上砌出下水洞,让水从洞里往下流出。有些地段因修建水渠砌了既高又长的墙,为了保证地里排水,保证旱涝丰收,建设者还在水渠墙上贴地面留了排水口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石木子水库南北干渠数十华里,工程浩大,历时数年,无数建设者付出了艰辛和智慧,这令旁观者难以想象。后来随着五莲城规模的扩大,用水量猛增。石木子水库作为县城居民主要水源被保护起来,从水库大坝到黄山口村南,下邸家沟村北十几华里干渠全部用混凝土封顶,又在下邸家沟村后打山洞到林家沟村南,再铺设钢管到县城,形成了封闭的供水管网,供给五莲城居民使用。从此,水库失去了灌溉功能,石场人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石木子水库两大干渠虽然部分区段遭到了毁坏,但主要水渠仍保留着原貌,这是宝贵的财富,是很好的传统教育素材,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,希望有关部门加以保护,开发利用。让其发挥出新的作用。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震撼人心的石场“人工天河”

作者用了两天时间游览了全部干渠,拍了图片并配文,作者付出精神值得学习。

来源:五莲乡乐游

©版权: https://huawenzixun.com/post/1580.html

标签: 旅游

你可能感兴趣

添加新评论